全国统一服务热线027-83887007(808)

新闻资讯

联系我们

电话:027-83887007(808)

地址: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京华国际B座10层

请关注官方微信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新闻资讯 > 业界资讯

警惕!AO工艺缺氧池浮泥成“隐形杀手”,脱氮效果一落千丈

作者:admin 上传时间:2025-03-18 浏览次数: 返回上级

AO硝化反硝化工艺中缺氧池浮泥问题全解析

在污水处理领域,AO硝化反硝化工艺是一种广泛应用且行之有效的脱氮工艺。然而,在实际运行过程中,缺氧池表面出现浮泥现象却时常困扰着许多污水处理厂。本文将深入探讨缺氧池表面浮泥的成因、对反硝化反应的影响以及相应的控制方法。

一、缺氧池表面浮泥的成因

(一)进水水质因素

**高浓度有机物**:当进水含有大量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,如碳水化合物、蛋白质等,在缺氧池中,异养菌会迅速分解这些有机物。分解过程会产生气体(如二氧化碳、甲烷等),若产气速度过快,气体来不及完全被水吸收或随水流带走,就会包裹在污泥颗粒周围,使污泥密度减小,从而上浮形成浮泥 。例如,一些酿造废水、食品加工废水含有丰富的有机物,进入缺氧池后容易出现这种情况。

 **高含氮化合物**:进水中氨氮、亚硝酸盐氮等含氮化合物浓度过高时,在缺氧条件下,反硝化细菌会将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还原为氮气。如果反硝化速率过快,产生的氮气量过多且来不及扩散出去,就会在污泥中积聚,导致污泥上浮。

  **表面活性物质**:生活污水或某些工业废水中可能含有表面活性剂(如洗涤剂、乳化剂等)。这些物质会降低水的表面张力,破坏污泥颗粒表面的水膜稳定性,使污泥颗粒容易相互碰撞、聚集,并且更容易吸附气体而浮起。

(二)工艺运行条件因素

 **溶解氧波动**:尽管缺氧池应保持低溶解氧环境,但实际运行中溶解氧含量可能因曝气系统故障、搅拌不均匀等原因出现波动。当溶解氧含量升高时,好氧微生物活动增强,消耗有机物并产生气体,同时可能抑制反硝化细菌的活性,影响污泥沉降性,导致浮泥产生。

 **水力停留时间不合理**:水力停留时间过短,微生物对有机物和氮的代谢不充分,污泥活性未得到有效发挥,沉降性能变差;水力停留时间过长,微生物可能处于饥饿状态,代谢活力下降,也会影响污泥的沉降性,二者都可能引发浮泥现象。

 **搅拌不均匀**:缺氧池通常需要搅拌来促进混合,使底物与微生物充分接触。如果搅拌强度不足或搅拌方式不合理,会导致池内水流不均匀,局部区域溶解氧、底物浓度差异较大,影响微生物代谢和污泥沉降,容易造成浮泥。

(三)污泥自身特性因素

 **污泥老化**:随着污泥在系统中停留时间增长,污泥逐渐老化。老化污泥的活性降低,絮体结构变得松散,沉降性能变差。同时,老化污泥会产生更多的胞外聚合物,这些物质可能吸附气体,导致污泥上浮。

 **丝状菌膨胀**: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(如低溶解氧、高有机物浓度等),丝状菌在缺氧池中大量繁殖。丝状菌的生长会使污泥絮体结构变得疏松,沉降性能恶化,容易随水流上浮形成浮泥 。



二、浮泥对反硝化反应的影响

(一)对反硝化微生物活性的影响

  **抑制微生物代谢**:浮泥覆盖在水面,会阻碍氧气进入水体,虽然缺氧池需要低氧环境,但浮泥的存在可能造成局部溶解氧分布异常,影响反硝化细菌的正常代谢。同时,浮泥中的代谢产物可能对反硝化细菌产生毒性作用,抑制其活性,降低反硝化速率。

 **改变微生物群落结构**:浮泥的存在改变了缺氧池内的微生态环境,使得一些适应特定环境的微生物群落受到抑制,而不利于反硝化的微生物群落可能相对增多,导致反硝化细菌的比例下降,进而影响脱氮效果。

(二)对传质过程的影响

**气体传质受阻**:反硝化过程中会产生氮气等气体,浮泥的存在会干扰气体的正常传质。一方面,浮泥覆盖在水面阻碍氮气等气体的逸出,使反应体系中气体分压升高,影响反硝化反应的平衡;另一方面,也会影响二氧化碳等气体向微生物的扩散,降低反硝化细菌对碳源和气体的利用效率。

 **底物传质受阻**:浮泥会影响水中溶解氧、有机物和硝酸盐等底物在污泥颗粒间的传质。由于浮泥的阻挡,底物难以均匀地到达每一个微生物细胞,导致部分微生物得不到足够的底物供应,从而降低了反硝化反应的整体效率。

(三)对出水水质的影响

 **悬浮物含量增加**:浮泥可能会随着水流流出缺氧池,进入后续的处理单元,导致出水中的悬浮物含量增加。这不仅会影响出水的水质外观,还可能携带一些营养物质和微生物,对整个污水处理系统的稳定性和出水达标造成不利影响。

 **氮素损失与出水氮含量升高**:浮泥中的反硝化细菌因环境不适而死亡,分解时会将原本固定在细胞内的氮素重新释放到水中,导致出水中的氮含量升高,降低了反硝化脱氮效果 。



 三、缺氧池浮泥的控制方法

(一)优化进水水质

  **预处理强化**:在污水进入AO硝化反硝化系统之前,设置合适的预处理工艺,如格栅、沉砂池、调节池等,去除大颗粒杂质和悬浮物,稳定进水水质和水量。对于含有高浓度有机物或表面活性剂的废水,可以采用物化处理方法,如混凝沉淀、化学氧化等,降低其对缺氧池的影响。

 **合理调配进水**:通过调节不同来源污水的混合比例,避免某一时间段内进水中有机物或含氮化合物浓度过高。同时,控制进水的pH值在适宜反硝化细菌生长的范围内(一般为6.5 - 8.5)。

(二)调整工艺运行参数

  **稳定溶解氧**:定期检查和维护曝气系统,确保其正常运行,避免过度曝气导致溶解氧进入缺氧池。可以采用溶解氧在线监测设备,实时监控溶解氧含量,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曝气量。

 **优化水力停留时间**:根据进水水质和处理要求,通过实验和模拟计算,确定合适的水力停留时间。一般来说,需要保证微生物有足够的时间对有机物和氮进行代谢,同时避免停留时间过长导致微生物饥饿。

 **改善搅拌效果**:检查搅拌设备的运行情况,确保搅拌强度均匀且适宜。可以采用多种搅拌方式相结合,如机械搅拌、水力搅拌等,提高池内混合效果,使底物和微生物充分接触,改善污泥沉降性能。

(三)污泥管理措施

 **控制污泥龄**:通过合理调整排泥量,控制污泥在系统中的停留时间,避免污泥过度老化。一般来说,可以根据进水水质和处理工艺的特点,确定合适的污泥龄范围,并进行实时监控和调整。

 **抑制丝状菌生长**:优化运行条件,如控制溶解氧、pH值、营养物质比例等,抑制丝状菌的生长。可以采用选择器工艺,在缺氧池前端设置选择区,通过改变环境条件,使丝状菌的生长受到抑制,从而改善污泥的沉降性能。

(四)浮泥去除与处理

**定期撇除浮泥**:设置专门的浮泥撇除装置,定期将缺氧池表面的浮泥撇除,防止其进入后续处理单元。撇除的浮泥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处理,如脱水、干化等,减少污泥体积,降低处理成本。

 **强化后续处理**:加强后续处理单元的处理能力,如采用深度处理工艺,进一步去除出水中的悬浮物和氮素,确保出水水质达标。

总之,AO硝化反硝化工艺中缺氧池表面浮泥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,需要从进水水质、工艺运行参数、污泥管理和浮泥去除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控制和处理。只有这样,才能有效解决浮泥问题,提高反硝化脱氮效果,保障污水处理厂的稳定运行。